解決方案丨篤定“治水”新目標,書寫水利現代化新篇章
閱讀 360 · 發布日期 2022-12-08
政策驅動
為水利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
近日,水利部印發了《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》、《“十四五”期間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實施方案》、還同步印發了《智慧水利建設頂層設計》、《“十四五”智慧水利建設規劃》、《2022年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》及《“十四五”水安全保障規劃》:
系列文件著力強調了以推進智慧水利建設、構建數字孿生流域為核心,提升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水平,全面推進算據、算法、算力建設,加快構建具有預報、預警、預演、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利體系,明確了“十四五”智慧水利建設的時間表、路線圖和責任單。
其中,《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了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主要任務:
一是建設數字孿生流域,包括建設數字孿生平臺、完善信息基礎設施;
解決方案
從“治水”到“智水”,實現數字化轉型
根據智慧水利總體目標,面向各層級水利業務智能化和水利監督領域,基于天空地多元立體的智能感知,融合水文、氣象、水利專業模型,構建以“1個物聯網感知體系+1個數字化底座+N項業務應用”為核心,以智能化應用為重點,網絡安全體系和綜合保障體系為引擎的總體框架。
-
全面融合信息資源,掌握江河湖泊庫綜合信息,動態監測評估河湖生態狀況,實現水旱災害防御,水資源管理與調配以及病險水庫、河湖長制、水利工程運行等業務的智慧化、智能化; -
為水利相關部門建立感知、認知、預知于一體的應用體系,推動政府監管精細化、江河調度協同化、工程運行自動化、應急處置實時化,最終加強水利綜合決策、提升水利公共服務、提高水利業務水平;
按照“整合已建、統籌在建、規范新建”原則統籌規劃,結合物理流域構建空天地水、立體動態的水利感知站網;應用現有網絡和5G新興技術打造互聯互通、泛在高速的通信網絡;基于云平臺配備安全可靠、彈性計算的基礎運行環境;結合現有會商室或者值班室打造集智能決策、聯動指揮、督查考核、態勢分析為一體的綜合會商中心。最終強化底層共用智能感知網、通信傳輸網和基礎運行環境,構建基礎設施體系。
數字孿生流域建設以物理流域為單元、時空數據為底板、水利模型為核心、水利知識為驅動,對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活動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映射、智慧化模擬,實現與物理流域的同步仿真運行、虛實交互、迭代優化,支撐精準化決策。
打造具備預報、預警、預演、預案“四預”功能,服務于水利工程建設、水利工程運行管理、河湖管理、水政執法、水利監督、水土保持監管、水利政務全方位業務覆蓋的“2+N”業務應用平臺。
河長制與河湖管理
以“保護水資源、防治水污染、改善水環境、修復水生態、管理保護水域岸線、強化執法監管”為主要任務,建設“橫向到邊,全面提升河湖健康監控管理能力;縱向到底,面向河長及社會公眾提供服務;先進實用,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河湖管理機制”的智慧河長服務平臺,通過建設河長制監督管理平臺及河長制公眾服務平臺,為總河長、河長、河長辦、河長辦成員單位、河道專管員,公眾提供差異化、精準化服務,實現河湖庫渠管理保護工作的高效性、便捷性、長效性、實時性,最終實現河湖管理的信息化與現代化。
水政智慧執法
通過法制體系為水政執法賦能,建立信息采集與應用、實時監控和執法指揮決策三大體系,為“高效執法、規范執法、文明執法、精準執法”提供數據和系統支撐,從而實現水政執法過程中有法可依、有法必依、執法必嚴、違法必究。
水政智慧執法系統重點建設兩個部分:一是河道禁采監控與執法指揮系統,包括沿江重要河段、重要點位全天視頻監控網,建設現場執法取證、監控與指揮系統,并連接相關部門構建聯動指揮協調網;二是江湖庫水管區域違章違法監控巡查與處置系統,定期進行遙感航拍圖與電子地圖對比,重點區域安裝監控系統實時監控,并配置移動式現場巡查取證、執法監控與指揮系統,定期實地巡查,防控違章苗頭。
水雨情監測
水庫雨水情測報系統適用于水利管理部門遠程監測庫水位、降雨量、現場圖像/視頻等??蓪崿F對雨水情等監測設備采集的數據實時接收、解析、存儲、分析、處理以及可視化展示,通過系統可對流域內監測站點分布、運行狀態、實時動態數據、視頻信息、預警信息、維護信息等的管理與查看,一目了然汛情告警區域,自動存儲歷史記錄便于追溯,對比分析雨水情變化趨勢,有效輔助相關部門制定防汛抗旱調度方案和應急預案,實現水庫的信息化管理。
綜合應急指揮調度管理
實現預報數據與多維信息的融合與集成,將各類防汛信息進行實時快速地收集、分析和處理,切實加強防汛指揮系統等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設,供各級領導和防汛部門科學地調度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進行防汛調度指揮。
詳細方案,歡迎致電咨詢:
400-102-1399